#原子習慣 (細微的改變帶來巨大的影響)
原來啊!習慣也有 #複利效應W
#習慣的建立,#從身份認同開始 #這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
當你認為這個習慣是你的一部分,進而就改變了,例如:我是一個喜歡分享的人,儘管有用的事物,熱愛的事物,就想在自己的平台分享,那「分享」的這件事情,不拘形式,就會在生活中持續發生。我是個「熱愛學習」「具備好奇心」「求好心切」的人,那麼,#學習 #好奇心 實踐好奇 持續學習,甚至是好再更好的自我精進,就會持續在我的生活中發生!也許費力但熱愛著,原子習慣裡提及,當你把焦點放在目標上,就會持續行動,微小但巨大;反之,若你一直將焦點放在困難上,絆腳石就會越來越多!
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Wiliiam James曾提出:「行動未必帶來幸福,但沒有幸福是不需要行動的!」打從心底感恩也是一種行動~~
今年起,我將注意力放在 #感恩 的習慣建立,每天六分鐘給自己的一個小片刻,讓我的生活豐富了起來,我開始記錄自己跟女兒的有趣對話、生活中誰的訊息幫助了我,就像最近我的夥伴Katy幫我們家孩子做了優格還特地送過來,兩家的孩子一起品嘗,這些生活中片刻的溫暖,被記錄了下來,心中也漾著更多感恩和彼此分享的心境。
譬如,一次婆婆帶孩子們去農場,我這個黑手指,當下天真地說我決心要帶孩子一起種植物,這件事情被她記得,她沒有嘲笑我或兔槽我,甚至上次連假聚餐時,特地已經幫我和孩子買了種子和培養植栽,不管我會不會種死,但她的行動,讓我很感恩,這件小事被記得,讓我心裡面「鼓起勇氣要實踐帶孩子一起,在陽台種植」的這件事情
我在腦內建立 #感恩 的迴路,記得什麼好處都不是應該,也間接看見身邊的人對自己的好,然後想回饋的心就會在生活點滴不斷浮現,在年初這兩本書,幫助我,改變生活和迴路,我始終相信,"身份"們只是小我,那些不代表我,但身份認同則是,我可以回到那裏休息的一塊清淨地,在那裡,我儘管只要成為自己就好,我不是媽、不是黃之盈、不是老師、不是心理師,儘管是個「持續感恩、喜好分享、熱愛學習、和孩子在一起的人等」就好!
感恩在年初,持續撰寫感恩日記記錄生活可愛點滴的自己,
也感恩即便生活再忙亂浮躁,依然留一塊清淨地,給自己!
想跟你說,如果你願意,你也可以~~~
#圓神出版
博客來網路書店連結如下:
原子習慣:https://reurl.cc/8yRW9g
六分鐘日記:https://reurl.cc/xg2O3V